海洋经济强劲复苏!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7%
人民日报北京4月30日电(记者孔德晨)记者4月30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海洋海洋经初步核算,经济季度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4万亿元,强劲AG超玩会入口同比增长5.7%,复苏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0.4个百分点,生产全国海洋经济强劲复苏,总值增长实现良好开局。同比
海洋传统产业稳中有升。海洋海洋自然资源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经济季度AG超玩会入口在新一轮造船周期下,强劲凭借完整稳定的复苏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海洋船舶工业延续良好发展态势,生产全国新承接海船订单同比增长超20%,总值增长新船订单中散货船、同比油船等主流船型增多,海洋海洋船企经营效益明显提升。海洋旅游进入新一轮繁荣期,产品供给日趋丰富,邮轮经济加速恢复,一季度海洋客运量同比增长13.2%,达到2019年同期水平的109%。随着国际旅游供应链逐步修复,入境旅游开始复苏,江苏、上海等沿海省市入境旅客均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总体向好。海水淡化工程稳步推进,山东无棣5万吨/日、浙江六横500吨/日的海水淡化项目建成投产。海洋电力业发展势头良好,一季度海上风电开工建设规模约1300万千瓦,发电量同比增长34%。海洋药物研发有序推进,“蓝色药库”开发计划项目抗乙肝病毒新药LY102获临床准入。
企业经营情况持续改善。问卷调研显示,近六成企业一季度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超八成企业用工人数增加或保持稳定,近八成企业预计二季度营业收入实现增长。企业创新持续推进,超七成企业一季度研发经费和人员数量实现同比增长。一季度,3家涉海企业完成IPO上市,融资规模28亿元,占全部IPO企业融资规模的12%,较上年末提高2.4个百分点。
海洋能源、食物和水资源供给能力持续提升。一是海洋油气增储上产成效明显,成为中国能源上产关键增量,新勘探发现渤海中北部秦皇岛27—3、南海珠江口开平南等亿吨级油田,一季度海洋原油、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5%、10%。二是“蓝色粮仓”加快建设,一季度国内海水养殖产量同比增长超5%,大型深远海养殖网箱设备“深蓝2号”、大型养殖装备“台山1号”陆续出坞入水,助力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
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中国自主研发制造的亚洲首套船用风力旋筒助推系统成功投用、自主研发设计的全球首艘氨燃料动力1400标准箱无舱盖集装箱船成功签约,有力推动船舶运输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气动式海浪发电装备“华清号”成功下水,基本具备产品产业化条件,有力推动海洋波浪能开发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首个液化天然气冷能养殖示范项目在广东落地,创新利用液化天然气冷能资源控制养殖水温,开辟海水养殖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
海洋对外贸易稳步回升。由于外需回暖及上年基数较低,一季度沿海港口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超10%,海运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4%,船舶、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等涉海产品表现较好,出口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13.1%、20.1%。
- ·人类首次!“天关”卫星探测到宇宙早期爆发的软X射线信号
- ·现场“热辣滚烫”!215家用人单位携近6000个工作岗位进“嘉”揽才
- ·梅州日报社荣获三个奖项!2024(第十一届)传媒中国年度盛典举行
- ·走入田间地头体验农耕生活!梅州日报小记者春季班举办“绿色田野播种记”研学之旅
- ·DeepSeek崛起冲击美股 英伟达股价大跌17%
- ·拥抱自然 不负春日好时光!清明假期梅州市民争相踏青出游
- ·入汛!梅县区松源河水位上涨
- ·周知!4月2日零时起,92号汽油重回“8元时代”!
- ·远良米业:3天售出300袋清远丝苗米
- ·居住权登记落地啦!大埔颁发梅州第一本居住权登记证明
- ·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汕梅高速开展清明祭扫活动
- ·助力铜材“买全球” 铜箔“卖全球”!500多吨非洲进口电解铜经梅州国际陆港进入梅州综保区通关
- ·我国就土耳其电动汽车和其他车辆进口限制措施向世贸组织提出设立专家组请求
- ·梅州发布今年首个总河长令!
- ·梅州,亮灯!十五运会将于2025年11月9日至21日在广东香港澳门举行
- ·超员超载不可取,交警严查不放松